牙齦退縮不是老化!你該知道的牙周病牙齦萎縮真相

牙齦退縮不是老化!你該知道的牙周病牙齦萎縮真相

許多人看到自己的牙齦好像越來越短,牙根變得明顯,第一個念頭常常是:「我是不是刷牙太用力,把牙齦刷壞了?」其實,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。牙周病牙齦萎縮,才是最常見且最主要的原因。它不只影響美觀,更可能讓牙齒變得敏感、甚至搖晃。

這篇文章,新豐祥晉牙醫想帶你深入了解牙周病牙齦萎縮的真相,以及我們該如何正確應對,一起守護牙齒健康。

牙周病牙齦萎縮是什麼?

牙周病牙齦萎縮,簡而言之,就是牙齒周圍的牙齦組織,因為受到慢性發炎的刺激與破壞,導致牙齦的高度逐漸往牙根方向退縮,使得牙根暴露出來。

這並不是一個突發的現象,而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。當牙齦萎縮發生,牙齒與牙齒間的牙間乳突會變得扁平或消失,牙縫看起來會變大,也更容易卡住食物,形成惡性循環。

牙齦萎縮怎麼判斷?

牙齦萎縮怎麼判斷

牙齦萎縮的判斷其實不難,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自我觀察:

  • 牙齒變得敏感: 牙根沒有琺瑯質保護,一旦暴露在空氣中,接觸到冰、熱、酸、甜的食物,就容易感到痠軟不適。
  • 牙縫變大: 牙齦退縮後,原本被牙齦填滿的牙縫會出現空隙,讓你感覺食物更容易塞在牙縫裡。
  • 牙齦線後移: 牙齦的高度明顯往下退,讓牙齒看起來變長了,牙根的顏色通常會比牙冠更黃。

你可能忽略的牙周病前兆

牙周病前兆

在牙齦開始明顯萎縮前,其實身體已經發出警訊。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以下幾種情況,很可能就是牙周病的前兆:

  • 刷牙時牙齦流血: 健康的牙齦不應在刷牙或使用牙線時出血。
  • 持續性口臭: 牙周病細菌會產生揮發性硫化物,造成難聞的口臭
  • 牙齦紅腫、發炎: 牙齦顏色從健康的粉紅色變成深紅色,且摸起來軟軟的、有腫脹感。

牙周病牙齦萎縮怎麼辦?治療方式大解析

一旦被診斷為牙周病牙齦萎縮,許多人會問:「我的牙齦還能長回來嗎?」這取決於萎縮的程度與原因。

現代牙周治療的進步,可以有效控制病情,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改善外觀。祥晉牙醫為你整理了常見的治療方式,讓你了解治療的選擇。

牙齦為什麼會萎縮?常見原因你中了幾項?

牙齦萎縮常見原因

了解牙周病牙齦萎縮的治療方式後,我們也要回頭檢視,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牙齦退縮?除了主要的牙周病菌外,其實還有很多日常習慣與身體因素都會影響。

預防牙齦萎縮這樣做,日常照護3原則

預防永遠勝於治療。想避免牙周病牙齦萎縮,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日常習慣做起,阻斷牙周病的發生。

如果對牙齦萎縮有任何疑問,歡迎隨時聯絡祥晉牙醫,由我們為你提供最專業的諮詢與治療。

延伸閱讀:

連絡我們

Contact Us

電話: 03 557 7777
地址: 新竹縣新豐鄉建興路一段101之5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