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竹祥晉牙醫的日常門診中,我們經常聽到病人焦急詢問:「醫師,為什麼會長智齒?」「長智齒很痛該怎麼辦?」
事實上,智齒的存在與人類演化息息相關,卻也因現代人顎骨空間不足,常帶來困擾與不適。
新竹祥晉牙醫將為你整理一份完整懶人包,帶你了解智齒的成因、常見的長智齒症狀,以及「每個人都會長智齒嗎?」這個常見疑問。
我們也會說明在出現牙齦腫脹、發炎或長智齒很痛時,應該如何因應與判斷是否需要拔除,幫助你在面對智齒時更加安心、理性,並及早做出正確選擇。
為什麼會長智齒?從演化說起
「醫師,我最近牙齦腫腫痛痛的,是不是長智齒了?」這是我們在診間經常聽到的一句話。
智齒,這顆又愛又恨的牙齒,總是在不經意間帶來困擾。
你可能很好奇,為什麼會長智齒?它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?
其實,智齒的存在與人類的演化有很深的關聯。
智齒是什麼?
智齒,在醫學上又稱為「第三大臼齒」,通常是人類口腔中最後萌發的牙齒。
它的位置在牙弓的最後端,也就是我們日常刷牙最容易忽略的地方。
智齒的萌發時間差異很大,通常在 17 到 25 歲之間,也就是所謂的「智慧」階段,這也是它被稱為「智齒」的由來。
人類為什麼會長智齒?
回到數百萬年前,人類的祖先以生肉、粗糙的植物為食,需要強大的咀嚼能力來磨碎食物。
當時,人類的顎骨較大,口腔空間足以容納四顆智齒,讓它們能順利萌發並發揮咀嚼功能。
然而,隨著人類飲食習慣的改變,食物變得越來越精緻,顎骨也逐漸縮小。
這導致現代人的口腔空間變得擁擠,智齒的生長就成了一個大問題,這也是為什麼會長智齒卻又經常帶來困擾的原因。
不是每個人都會長智齒?
每個人都會長智齒嗎?答案其實是「不一定」。
有些人天生就沒有智齒,或者智齒的數量少於四顆。
這主要與遺傳有關,也有可能是因為顎骨太小,導致智齒的牙胚無法正常發育。
因此,如果你從未有過智齒困擾,或許是你的身體早已演化出更適合現代生活的牙齒構造。
了解智齒的由來,能幫助我們更理性地面對它可能帶來的各種問題。
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有智齒,或想了解它們目前的生長狀況,歡迎預約門診,由我們為你詳細檢查。
長智齒的常見症狀有哪些?

許多人在智齒萌發時,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疼痛。
但除了疼痛,智齒還可能引起各種不同的症狀,這些都可能是身體在發出警訊。
了解這些長智齒症狀,能幫助你判斷目前的狀況是否需要尋求專業協助。
當長智齒很痛怎麼辦?
當智齒開始萌發時,牙齦會被牙齒頂破,這時可能會有牙齦腫脹、疼痛、甚至發炎出血的現象,這是最常見的長智齒很痛的原因。
由於智齒位於口腔深處,清潔不易,細菌容易在牙齒與牙齦之間滋生,引起智齒冠周炎,導致劇烈的疼痛。
這時候,我們會建議你盡快就診,透過專業的清潔或藥物治療來緩解發炎症狀,並評估後續的處理方式。
智齒長歪會怎樣?
智齒萌發的空間不足,是造成「長歪」的主因。
智齒可能會以各種角度生長,例如橫向生長、斜向生長,甚至與鄰近的第二大臼齒「親密接觸」。
這種不正常的生長角度,會導致:
- 咬合不正: 智齒的生長可能會擠壓到其他牙齒,導致牙齒排列變得混亂。
- 鄰牙蛀牙: 智齒與鄰牙之間形成難以清潔的死角,食物殘渣容易堆積,久而久之會導致兩顆牙齒都蛀牙。
- 牙周發炎: 不正常的生長角度會讓牙齦發炎反覆發生,造成慢性的牙周問題。
長智齒會發燒嗎?
雖然少見,但在極端情況下,智齒的嚴重發炎是可能導致發燒的。
當細菌感染擴散,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時,患者可能會出現臉頰腫脹、吞嚥困難、發燒等全身性症狀。
這時情況已經相當危急,需要立即就醫,透過抗生素治療或緊急手術來控制感染。
因此,當你發現長智齒很痛且合併發燒等症狀時,絕對不能輕忽,應立即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。
哪些情況需要拔智齒?
許多人會問:「我的智齒不痛不癢,需要拔嗎?」其實,智齒不痛不代表它沒有問題。
我們會根據智齒的生長狀況與對口腔健康的影響,來評估是否需要拔除。
什麼是阻生智齒?
當智齒因為被牙肉、鄰牙或骨頭阻擋,而無法完全或正常萌發時,我們稱之為「阻生智齒」。
這是最常見需要拔除智齒的原因。
阻生智齒容易在牙齒與牙齦之間形成囊袋,藏污納垢,即使你每天認真刷牙,也難以徹底清潔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牙周病、蛀牙、甚至囊腫或腫瘤。
不拔智齒會怎樣?
如果你選擇不處理有問題的智齒,可能會面臨以下風險:
- 反覆發炎: 智齒冠周炎會反覆發作,輕則疼痛難耐,重則影響日常生活。
- 蛀牙與牙周病: 智齒與鄰牙之間形成的清潔死角,會成為細菌溫床,導致兩顆牙齒都蛀牙,甚至引發牙周病,導致齒槽骨流失。
- 牙齒排列混亂: 智齒的萌發力量,可能擠壓到前方的牙齒,導致牙齒排列不整,影響咬合與美觀。
智齒不痛就不理它?
即使智齒目前沒有造成任何疼痛或不適,潛在的風險仍不可忽視。
由於智齒位於最深處,我們難以觀察到它的狀況,可能當你發現問題時,已經影響到鄰牙或牙周健康。
因此,我們建議你定期檢查,由醫師判斷智齒的生長狀況,並討論是否有必要預防性拔除,而不是等到有症狀時才處理。
這也是確保口腔健康的長久之計。
拔智齒會痛嗎?術後該注意什麼?
「拔智齒」三個字,聽起來總讓人感到害怕。
但別擔心,現代牙科技術已相當成熟,我們會盡可能讓整個過程變得舒適。
了解術前術後的注意事項,能幫助你更安心地面對這項治療。
拔智齒過程會不會很可怕?
拔智齒通常會在局部麻醉下進行,麻醉後你將不會感受到疼痛。
整個過程會由醫師評估智齒的生長角度,並使用專業器械將智齒取出。
若智齒被骨頭包覆,可能需要切開牙齦、移除部分骨頭或將牙齒分塊取出,但這些步驟都是為了減少創口、加快恢復。
多數患者在麻醉下,只會感覺到一些壓力,而不會感到疼痛,因此不必過度恐懼。
拔完智齒怎麼照顧?
術後的照護非常重要,能有效減少不適並加速恢復。
請務必遵守以下幾點:
- 咬緊紗布: 術後會讓你咬緊紗布,目的是幫助止血。請持續咬緊約 40-60 分鐘,期間若紗布吸滿血水可更換。
- 避免刺激: 術後 24 小時內不要漱口、吐口水或使用吸管,避免血塊脫落導致乾性齒槽炎。飲食方面,應避免過熱、辛辣或堅硬的食物。
- 冰敷: 術後 24 小時內可以間歇性冰敷臉頰,每次 15-20 分鐘,能有效減輕腫脹。
- 正常刷牙: 除了手術區域,其他牙齒仍應正常刷牙,保持口腔清潔。
術後幾天會好?
拔完智齒後,腫脹與輕微疼痛是正常現象,通常在術後 3-7 天會逐漸消退。
疼痛可以透過服用止痛藥來緩解。
若術後數天腫脹不減反增,或有持續性的劇烈疼痛,請務必立即回診,讓醫師確認狀況。
拔智齒是一個常見且安全的牙科手術。
透過完善的術前評估與術後照護,你可以輕鬆度過恢復期。
若你有任何關於智齒的疑問,歡迎前來新豐祥晉牙醫,由專業醫師為你詳細解說與評估。
延伸閱讀: